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面积3900平方公里,人口约19万,主要由奥塞梯人、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组成。南奥塞梯与俄罗斯北奥塞梯接壤。从1989年起,南奥塞梯就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
南奥塞梯1992年1月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因此,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急剧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
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也严重影响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南奥塞梯当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格鲁吉亚经常指责俄罗斯暗中支持南奥塞梯。俄格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龃龉不断。
1992年6月24日,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北奥塞梯四方最高领导人就和平解决南奥塞梯武装冲突问题首次举行会谈,达成有关实现停火、成立维持和平部队和监督委员会的协议,格奥冲突双方随后实现停火。根据协议,俄、格和南奥塞梯、北奥塞梯成立了解决格奥冲突的四方混合监督委员会,由俄、格和南奥塞梯三方组成混合维和部队负责在冲突地区执行维和使命。
十几年来,南奥塞梯当局一直初衷不改。2006年11月,南奥塞梯再次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绝大多数公民支持南奥塞梯独立。但这一结果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近年来,南奥塞梯与格中央政府的冲突仍不时发生。
美国先支持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在1997年成立“古阿姆集团”(GUAM),在独联体内部搞“分裂”;2003年又暗中支持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亲西方的萨卡什维利上台;2005年,格鲁吉亚派兵去伊拉克维和,这些人都由美军培训。当然,最有诱惑力的,是考虑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组织。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使格鲁吉亚在和俄罗斯的对抗中毫不妥协。如果俄罗斯采取强硬措施,格鲁吉亚正好可以利用“俄罗斯威胁”,加快加入北约的进程。
这次冲突从新闻中可以看到,2008年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并对茨欣瓦利市进行炮击,使冲突地区局势骤然恶化。是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实施了主动攻击,并宣称已经控制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指责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平民进行种族清洗。
因此导致俄罗斯派出飞机轰炸了格军事基地,又派出驻北高加索地区第58集团军增援部队8日挺进到通往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的要冲后,与格军队发生激烈交火。负责指挥救援俄罗斯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维和人员行动的俄陆军总司令博尔德列夫9日命令抵达茨欣瓦利市郊的俄第58集团军和航空兵以火力压制方式,实现维和任务区停火。
格俄冲突的可能结果 :1.俄罗斯彻底介入格鲁吉亚,然后实现政治解决。2.战争升级,北约介入,形成科索沃战争模式。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的起因是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及“北约”东扩。
这篇文章你看下可以更加了解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8/28/content_9727164.htm
细致的请看世界局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