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赫罗图恒星可以分为哪几类,有什么意义?

2025-04-09 01:07: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依据赫罗图,可将恒星分为主序星、红巨星和红超巨星、白矮星等三类。还可进一步把主序星细分为红矮星(主星序右下段)和蓝巨星(主星序左上段),把右上角的红巨星细分为红巨星和红超巨星。

赫罗图

1911 年,丹麦天文学家赫兹伯仑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先后独自发现恒星的光度与表面温度有一定的联系。他们把光度与温度作成一个图,图的横坐标表示恒星的光谱型,因恒星的光谱型与表面温度有关, 因此横坐标也就表示恒星的表面温度;纵坐标表示恒星的绝对星等,因绝对星等是光度的一种量度,因此纵坐标也表示恒星的光度。所以赫罗图也叫“光谱光度图”。

他们把大量的恒星按照它们各自的光谱型和绝对星等在图上点出来,发现点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图的左上方到右下方大致沿着对角线点的分布很密集,成带状,占总数的 90%,天文学家把这条带称为主星序, 带上的恒星称为主序星。主星序表明,大多数恒星,表面温度高,光度也大;表面温度降低, 则光度随之减小。

在图的右上方,有一个星比较密集的区, 这里的星光度很大,但表面温度却不高,呈红色,这表明它们的体积十分巨大,所以叫红巨星。图中巨星的上面是超巨星。

图的左下方也有一个星比较密集的区,这里的星表面温度很高,呈蓝白色,光度却很小,这表明它们的体积很小,所以叫白矮星。

这张图反映了恒星演化的一种规律性,人们称它为赫兹伯仑一罗素图,简称赫罗图。赫罗图是天文学家研究天体演化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