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大建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抗震性能好吗?

2025-03-21 13:04: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混凝土结构不受含钢率限制,其承载力比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出一倍还多。

回答2:

1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
城市桥梁以中小跨径桥梁居多,大跨度和特大跨度桥梁较少。目前我国城市中小跨径桥梁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腹板和底板开裂问题,不仅影响结构安全,还加大了桥梁管养的负担。因此,深圳市政院在其设计的城市中小跨径桥梁中大量应用组合结构。其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是城市中小跨径组合结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代表性桥梁有红桂路至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南山区丽水路东段市政工程丽水路桥、香梅路跨线桥等。关注公号建筑施工资料,免费课件
红桂路至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是深圳市唯一一座以“建筑设计景观桥”为设计理念的城市钢-混组合箱梁跨线桥,桥梁总长约1公里,线形平顺、流畅,结合地形限制条件采用自然的S形曲线。桥梁跨越四线电气化线路的京九铁路,受铁路净空、限界的限制,设计了40米跨径、极限梁高为1米的超薄肋板组合钢箱梁。该桥帽梁采用欧式柱头,墩柱采用欧式槽线造型,同时箱形主梁采用鱼腹形流线圆角钝化处理,对桥上防撞护栏建筑进行了细部刻画,把市政高架立交桥融入建筑景观设计,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城市空间景观效果。
丽水路桥是深圳市南山区丽水路东段市政工程中的重要工程,上跨西丽水库排洪渠。为满足桥下西丽水库渠道排洪和远期校区皮划艇比赛的要求,渠道中不允许设置桥墩,因此选择主跨50米大跨度简支梁桥,桥宽26米。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50米跨度的简支梁梁高只有1.9米的突破设计。
2 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理念最初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9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逐渐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桥梁结构型式。深圳市政院先后设计了深圳北站大桥(彩虹桥)、深圳芙蓉大桥、东莞水道特大桥、东莞大汾北水道特大桥、浙江绍兴镜湖新区风林西路1号景观桥等一系列钢管混凝土拱桥。
深圳北站大桥(彩虹桥)是一座主跨为150米的拱墩固结、单跨下承式无铰钢管混凝土柔性系杆拱桥。主拱肋采用四肢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结构,桥面为双向4车道,宽23.5米。其采用钢管混凝土主拱、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预应力钢-高托座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梁,是我国首座采用组合梁悬吊桥面系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东莞水道特大桥是一座主桥为三孔50+280+50=380米飞鸟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桁拱桥,主拱肋为由4根钢管组成的桁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边拱为等截面钢筋混凝土拱。该桥由左、右完全独立的两幅桥组成,每幅桥宽26.1米。其280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拱主跨位居当时世界同类桥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