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强制执行错了怎么办?

2025-04-02 19:12: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题目中法院强制执行错了,造成单位无法运转,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1)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4、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 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

(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 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3),第(4)项的规定赔偿;

(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 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6)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 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扩展资料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 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必须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回答2:

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

扩展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执行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赔偿。

第五条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包括以下情形:

(一)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的;

(二)超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数额和范围执行的;

(三)对已经发现的被执行人的财产,故意拖延执行或者不执行,导致被执行财产流失的;

(四)应当恢复执行而不恢复,导致被执行财产流失的;

(五)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的;

(六)违法将案件执行款物执行给其他当事人或者案外人的;

(七)违法对抵押物、质物或者留置物采取执行措施,致使抵押权人、质权人或者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无法实现的;

(八)对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造成财产毁损、灭失的;

(九)对季节性商品或者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执行措施,未及时处理或者违法处理,造成物品毁损或者严重贬值的;

(十)对执行财产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的,或者应当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而未依法评估,违法变卖或者以物抵债的;

(十一)其他错误情形。 

参考资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

参考资料:贵州省网上信访大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回答3:

  据你所述,造成你单位损害事实的发生与法院的执行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属于执行错误,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你单位完全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你单位的这种情况,在法院所涉的国家赔偿案件中大概占40%左右。

  一、法律依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该条规定明确了错误执行赔偿的含义及适用程序。但就错误执行赔偿如何认定、赔偿范围等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二、错误执行赔偿的含义以及认定

  错误执行赔偿,是指法院因执行错误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执行错误是指超出判决、裁定及其他法律文书确定的范围执行、执行对象错误及违法法定程序等执行行为,在国家赔偿工作实践中经常表现为:执行案外人财产的;违法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变卖或者执行被执行人可分的财产的;违反法律规定,重复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拍卖的财产折价变卖;违反法定程序执行的等等。

  执行是否存在错误可以参考法释【2000】2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正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三、错误执行的种类

  根据法释【2000】2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有关规定,错误执行包括以下几种行为:

  1、执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等法律文书的;

  2、违反法律规定先于执行的;

  3、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且无法执行回转的;

  4、明显超过申请数额、范围执行且无法执行回转的;

  5、执行过程中,对查封、扣押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财物毁损、灭失的;

  6、在执行过程中,变卖财物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

  7、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错误执行赔偿的标准

  我国国家赔偿的标准是抚慰性标准,是在受害人损失额度内予以适当补偿,通常不足与弥补受害人所受的全部损失。我国国家赔偿第三十六条确定了国家赔偿的原则是直接损失原则,国家只对直接损失、实际存在的损失负责赔偿,间接损失与预期利益不负责赔偿,例如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如不造成财产的毁损灭失。也只限于解除对财产的查封,对于该财产其他间接损失不予赔偿。

        建议:咨询并聘请本地有经验的律师提起国家赔偿。最起码要让不负责任的执行人员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协商过程中,如果法院愿意适当赔偿的,不妨接受调解。

回答4: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也被称为“国家不赔法”
司法赔偿的前提有二,一是司法活动具有国家赔偿法及相关解释列举的一系列违法情形之一,二是要有实际损失
你说的这种情况,无论国家赔偿法及解释,还是民事行政司法赔偿解释中我都没有找到明确支持赔偿的依据。
从程序上来说,你首先要找赔偿义务机关,通常就是指这个执行法院,由他自己先确认违法,如果他不答复或拒绝确认或是拒绝赔偿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

回答5:

执行错误应该申请国家赔偿,但是,国家赔偿很少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