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中期开凿的第一窟东西宽7.15米,南北进深9.45米,上下高5.75米,中央雕琢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有维摩、文殊画像,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5层小塔。
第二窟东西宽7.55米,南北进深10.8米,上下高6.2米,中央为一方形3层塔柱,北壁主像为释迦佛,每层四面刻出3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琢出5层小塔,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画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
这是云冈中期出现的新的造像组合,两窟壁面最上层雕琢了天宫乐伎和千佛行列,庄严肃穆与生动活泼的形象融合,体现了佛国世界的清净和美好。
第一窟、第二窟的中心塔柱分别为两层瓦顶出檐和3层瓦顶出檐,皆为仿木结构屋顶形,塔据四角各楼雕一根八棱柱,使塔柱更加宏伟华丽塔层的屋形檐额、瓦拢、斗拱等仿木建筑的雕琢。
两塔顶部均以两龙相交缠绕之须弥山与窟顶相连,塔身四面各层皆雕佛像,由于风化以后的塔呈上大下小,所以被称为“倒悬塔”。
第一窟、第二窟北面都有较丰富的雕琢,技法精湛。下面为一列禅定坐佛,两窟的中部为大型龛坐佛,龛楣装饰华丽,下部为浮雕佛传故事和供养人行列。
第二窟的中心塔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