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为什么没能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吕后和武则天的对比

2025-03-29 12:38: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我个人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吕雉培植势力,为自己等位的准备不足武曌,这也是所处王朝时期不同以及本性所致。你看,吕雉是刘邦的皇后,刘邦是汉朝第一个皇帝,此时的威望在“新人”眼中是很高的;他在位12年,前四年统一天下,也就是说真正的皇帝也就坐了8年,这八年,又有大半时间在平定地方叛乱,所以说,他们都没有培植势力的时间,吕后就更不用说了,而刘邦逝去不久,惠帝即位,在位七年,国家凋敝,百废待兴,虽说形似傀儡,确是明圣睿智,兼有忠臣相佐,吕后很少与大臣接触,其政治手腕并没有体现出来,反而一味地争风吃醋,清扫后宫以及庶出亲王,这在臣民眼中是很难接受的举动,反而有损自己的政治形象。而武曌则不然,其挣扎在太宗末期,经历整个高宗时期(34年),这是很漫长的一个时间,加上高宗有病,她深得宠信,得以与览国书,参与国事,且聪敏睿智,政治能力很强,这在大臣心目中就形成了一个不凡的形象。
(2),汉承秦,男权观念深植,帝位观念极深,并未出现例外,可是在唐朝,那是一个你难以想象的开放的王朝,心胸之广大,就算拿到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三省六部有近半数皆为外国人,这等心胸,何其雄浑开阔,而且,唐朝以前,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影响皇权的因素,比如说东晋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削弱皇权帝位的年代,自此以后的皇帝,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似秦汉时期那般高了,除非高压政策,所以,人们逐渐意识到,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当皇帝,只不过明面上不说而已。
(3),我觉得,吕雉还没有出现自己登基的观念与想法,或许是来自于对自己以及那个时代的了解,她知道自己不合适,所以,在惠帝死后,她一直在寻找傀儡,找了两个,临朝称制八年而无其他念想,最终死去,也或许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吧,她没这个念想或许说不但算这么干。而武则天自高宗时期便已临朝称制,与高宗并称“二圣”,可见其威望,高宗死后,又继续临朝称制七年,这时的她已经如日中天,就算以前没有过念想的她,在这个离至高无上的权利仅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渐渐地也会萌生这样的想法。
(4),吕雉太傻,急匆匆之间就犯了当时最大的忌讳,高祖起义时高呼“非刘氏不王”,她却在刘邦刚死后不就便封吕氏为王,这可是犯了大忌讳。而武则天则不然,什么都循序渐进,给人以时间去接收,这就很睿智,体现了政治手段。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这里仅供参考。

回答2:

在汉朝开国时期,男尊女卑,吕后没有想过这种事;
吕后没有武则天的野心,她唯一想保护的,就是儿子刘盈(汉惠帝)的太子之位;
吕后的心计都只是为了自己和儿子以及吕氏家族;
权臣都支持刘氏的统治,刘邦的知人善用;
刘邦在后期并不宠爱吕后,封其为后只是因为吕家对汉朝的贡献。

回答3:

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观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