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
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
代伟人。
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
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
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
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
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
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
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
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
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
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
人”。
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
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
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
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
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
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
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
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
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丘吉尔在政治上和
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而且是他作为一个政
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当选为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
任要职。他经历了许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不畏惧的斗志战
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
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
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
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
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
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
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丘吉尔在世
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
“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
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
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
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
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
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
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
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
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
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
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
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着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
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本书在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
丘吉尔一生主要事迹的同时,还力图透过历史的表象,对人们囿于政治或党派的偏见而对其
产生的误解加以辨析,以便读者对这位曾为人类从法西斯恶梦中挣脱出来作过特殊贡献的一
代英国名相,能够从本质上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战后。丘吉尔在英国的权力过度膨胀。英国人的民主制度受到了挑战。丘吉尔在国内的巨大压力下下台。
1945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前夕,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失去首相职位。其后,他用六年时间完成了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1951年,保守党在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辞职退休,专心撰写四卷本《英语民族史》(1956-1958)。1965年1月因脑溢血辞世。
竞选失败
老了
新陈代谢--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