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一、正确敏锐的判断力
教师的判断能力,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找准方向,不受外力和他人的影响,在个人政治立场的选择上能认清形势、站稳脚跟,以至于正确引导学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飞进一些“苍蝇”来,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用相应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去观察、去辨别、去判断,以帮助学生澄清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不间断地学习,以具备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素养。第二,保持一身正气,一股爱国之正气,爱祖国、爱家乡、爱自己的民族和人民,并真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二、明透科学的分析能力
教师的分析能力是指将各种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客观、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之能力。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且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教师有了科学的分析能力,就能客观地看待事物,正确地对待学生。
教师要提高分析能力,就必须掌握下以分析的方法:第一,善于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既看到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又看到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确对待学生,准确分析形势。第二,敢于运用典型的方法,对典型的国内外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剖析,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看清国际国内形势。
三、快捷适度的调控能力
教师的调控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的调理自己的情绪和教法,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各种要求。
渊博的知识确实重要,也为古今中外学者所强调,但笔者认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育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就必须用不同的知识和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良好的情绪是成功教育的一半,在实施任何教育时肯定要做到心理相融,“好情绪”就是最有效的融合剂。心理不相融,情感不和谐,再好的教育都会产生逆反,都会被理解为是说教,教育效果将无从谈起。
教师要增强调控的能力:一是要善于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及时确定合理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二是要时时驾驭自我,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愤不怒,急不躁,经常性地保持清醒、理智而又不死板的头脑,在艰巨而又复杂的素质教育工程中完成任务,做出成绩。
四、形象到位的行为示范能力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示范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教师的身教能力。所谓身教,就是要教师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教师有什么样的人格和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外化表现,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所谓“名师出高徒”、“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身教的重要性。
教师要具有好的示范效力,取得身教效果,就必须认清自己的地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思想进步,品行高尚;谦虚好学,知识渊博;工作认真,执教严谨;作风正派,秉公办事;平易近人,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句话,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到讲课、谈话都使学生受益信服,行动举止为学生所佩服、模仿,成为学生的榜样。
五、优质高效的施教能力
施教能力是教师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本领,是体现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砝码。
施教能力包括教学观察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示范能力、释疑解难能力等等。一位施教能力强,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施教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及各专业学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必须加强对教育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研究。把握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要求,并善于把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再次,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善于把实践中的成功探索上升为理论,总结出科学的教育方法,又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新的实践探索。
六、超凡脱俗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不墨守成规,敢于开拓创新,勇于用常新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去指导和教育学生,使之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
教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劳动,它要求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不断地丰富、补充、完善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有人说: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讲课的教师是平庸的老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老师是好老师;只有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教师才是伟大的教师。这无疑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又一充分肯定。
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探求教育教学的新方法。第二,抓住时代脉搏,更新观念,迅速吸收、消化和运用各种相邻相关的知识,总结借鉴前人、他人的先进经验与教法。第三,不固步自封,善于发现问题,有探索和开拓进取的勇气,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使之理论化,从而完善与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