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左右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三国的谋士名将都在此时去世呢?

为何三国的谋士名将都在此时去世呢?
2025-04-14 14:21: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建安二十五年左右当时发生了“军士大疫”,当时三国的谋士名将都在此时去世。也就是当时的“建安七子”都死在了这一年。建安七子,是说的建安民间的7位大文豪,其中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他们在建安年间都非常的出名,也全都死在了建安年间。建安是汉朝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一共有25年。孔融是被曹操杀死的,当时曹操为了稳固后方就杀掉了当时的保皇派孔融。阮瑀则在三年后死了,而其他的五个人却神奇的同时死于公元217年,这令人非常的震惊,也感到很神奇。也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究他们死于同一年的真正的原因,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据说五个人中有四个人是死于瘟疫。后来据历史记载,当时建安217年,也就是四个人同时死的那一年发生了“军士大疫”。也就是曹操征吴的时候,遇到了大的疫情,所以当时看似病死的王粲的死因也应该和疫情有关。而这场疫情也索取了好多将士的性命,可以说生灵涂炭,有时候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天灾人祸。

现在看来当时的条件有限,天灾人祸还是很多的,也让当时的中原疫疾病肆虐,让很多人都没有逃过疾病,可以说病魔是无情的,没人能抗衡,包括当时的英雄豪杰也不为过,在他们看来疫情比战场上的敌人来的还要凶猛可怕。不然也不会建安七子有5个都死在了这一年。

回答2:

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这一年是曹丕称帝东汉灭亡,三国局面正式形成。这一年也是新老交替的一年,曾经追随刘备和曹操的文臣武将们渐渐老去,新一代的时代弄潮儿走向政治舞台,并且在这一年发生过几场较大的战役,使得三国的谋士名将们在这一年集体陨落。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人为,有天意,也有巧合。

建安二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去世的有,魏国的曹操、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于禁、曹仁、庞德、程昱、贾诩;蜀汉方面则有刘备、关羽、张飞、黄忠、马超、法正、马良;孙吴方面有吕蒙、甘宁。这些人均是东汉末年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这个跌宕的时代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刘备与曹操年纪相当,二人也几乎同时起兵举事,当时的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都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而这些追随者也都大致年纪相当。经过多年的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后,时间来到建安二十五年时,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乱世出英雄,曾经搅动天下的这一代人,此时也是垂垂老矣。他们共同缔造了一个时代,也共同在一个时代走向死亡,这不仅仅是巧合,更是冥冥中的一种天意。

建安二十五左右曹操发动汉中战役,刘备发动樊城之战,而东吴又袭取荆州,这段时间乱不断。在些战役中死去的武将数不胜数,他们或是战死,或是病死。这些人的集体死亡,不仅是天意也是人为,他们的离去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悲哀与惋惜。

回答3:

建安二十五年左右发生了大规模传染的瘟疫,所以三国的很多谋士都在那个时候去世了。毕竟三国时期的医疗条件有限,而且谋士基本都是身体素质不强,抵抗力较差的人。

回答4:

建安二十五年的时候,出现了大规模的瘟疫,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好,所以很多人都染病死了

回答5:

那年发生了巨大的瘟疫,千里无人,白骨累累。瘟疫导致大量的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