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虚心学习,招贤纳士
朱元璋出生贫寒,基本上没接受过什么正规的文化教育,他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全靠自己的狗屎运和身边一帮有能力的朋友。我认为起点低并不意味着能力低。朱元璋在长期流浪落魄的生活中,逐渐历练出聪明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进而在起义军风起云涌的形势中崭露头角。所以他学习知识,派部下去广招才子,招贤纳士,这就是他与别人的不同。
朱元璋的头脑是不能用文化程度形容的
在1354年,郭子兴派朱元璋去招降地主武装3000人,他带着11个人前去招降,在到达张家堡之后,主帅还是表示比较疑惑的,朱元璋就决定直接把他逼上贼船,在先把他骗出来之后。带了50名壮士把他强行押着离开了营地。
之后便向人传话,说主帅已经离开了,让部下跟随,之后又命令把兵营烧掉,主帅也没办法,就这样朱元璋得到3000多人。之后朱元璋又逼迫了另一个武装头子,得到800人。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出身的反贼,一跃成为这3万人的大领导
初出茅庐的朱元璋,仅仅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用虎口拔牙的方式,把队伍从11人扩展到3万人,这三万人还不是乌合之众。出身和文化程度关系并不是很大,重要的是可以虚心学习,这样的人即使是笨鸟,即使起步晚,也总有一天超越一些人。
他们除了依靠自己灵活的头脑之外,主要就是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帮助治理国家。
靠自己聪明的头脑,也依靠任用贤人,并不是文化程度不高就不懂得治理国家。
因为他们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知道人民的疾苦,同时又勤奋好学,有一大帮的懂政治功臣,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朱元璋在长期流浪落魄生活中,逐渐历练出聪明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召来这些知识分子并不是装点门面,朱元璋非常虚心地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