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眺望远方的诗句有哪些?

2025-03-26 14:31:5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出处:《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处:《登高》——唐-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望岳》——唐-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出处:《崧高》——先秦-佚名

原文节选: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译文: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5、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出处:《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唐-李白

原文: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译文:

没有与你约定,我去寻幽去了,兴致勃勃,不觉路远。云崖苍苍很攀登,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黄昏。还没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弯弯,已经历千万转。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云收雾散。

高松上挂着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肃穆。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峰峦秀丽直插中天,登极顶四望,目不暇接。元丹丘隔山遥遥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来。

只有造访了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静者安闲。整夜都非常欢乐,直到拂晓才告别回家。

回答2:

1、《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4、《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5、《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回答3:

关于“眺望”的诗句有以下五首:

  •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崔涂《送友人》

【释义】

  •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原文: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赏析:《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后两句说菊花为何这样命苦,遇到两次重阳,遭到两次采摘。实际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蕴深远。

  •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原文: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译文: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原文: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赏析:《登阖闾古城》是唐朝武元衡写的七言律诗。首句抒情, 奠定全诗凄凉的感情基调, 登高望远, 抒发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全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赏析: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全文: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简介:作者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回答4: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释义: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2、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皇甫冉《登山歌》

释义:登上高处远望青山前后,以往的景色如今都哪去了呢?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释义:若想把千里之远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戴叔伦《湘川野望》

释义:今天登上高处四下环顾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只有楚地高空的白云和湘江在悠闲地流动。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蝶恋花》

释义:昨天夜里西风凋零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6、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释义:久久地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在微风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在天边黯然升起。

描写远望的句子有:

1、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烧。

2、俯瞰足下,白云迷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3、居高放眼看去,天际屹立着皑皑的雪山冰峰,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4、大地到处白茫茫的,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处山峰重重叠叠的,盖上一层皑皑白雪像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

5、银装素裹的群山,登高远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风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无际。

6、远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形容向远方看的词语有:远眺、 遥望、骋目流眄、纵目远望。

参考资料

吴玉钢. 古诗词鉴赏.[M]: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