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溶肥为例:
第一,很多生产企业把不同的配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让农民快速地通过颜色来识别肥料,也会合理地对应出每个作物不同生育期应该使用的肥料配方。
第二,不加染色的肥料稀释后无法直观地看出肥料的浓度,这样往往会误导农民,而染色的肥料,农民稀释后很容易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肥料的浓度。
第三,很多肥料制造厂商在肥料中加入了极少的微量元素或者添加剂,他们需要通过肥料的外观来判定肥料的混合效果是否达到理想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添加色素是制造高品质肥料的一个指示性手段。
无法考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二铵,这种一度被农民视作粮食高产的“魔丸”。国内的化肥从业者因为无法生产出和洋品牌一样品质的二铵,不少二铵生产厂家开始使用褐色染料。肥料染色剂在我国的兴起就源于这种褐色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