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章1 江跃2
(1.全国地质资料馆 北京 100037;2.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保定 071051)
摘要 原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调查数据信息,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目前原始地质资料在管理和服务利用上差强人意。本文探讨了原始地质资料的管理、利用现状。提出原始地质资料今后的管理、利用思路。建议制定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利用的政策法规,让宝贵的原始地质资料信息为我国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原始地质资料 管理 利用 目录数据库
原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调查数据信息,是重要的科技档案,具有信息全面、数据准确的特点。如何保管好、利用好这些科技档案是当前地质资料管理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
1 原始地质资料的保管、利用现状
1.1 原始地质资料保存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原始地质资料不像成果地质资料分为国家、省(区、市)两级进行保管和利用。历史上,原始地质资料一般不进行汇交,保存在形成单位。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发布,确定了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要进行汇交,非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要汇交细目。在管理机制上,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制订出哪些为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需要汇交。另外由于库房设备、人员等原因,绝大多数原始地质资料仍难以汇交。唯原始地质资料细目陆续开始汇交,多数也不很规范。由于资金紧张,基层地勘单位对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投入较小,导致管理条件较差。库房面积不足,有些甚至破旧、漏雨。纸质原始地质资料的载体材料、书写材料由于受野外地质调查条件限制,难于长期保存,要求更高的保管条件。加之原始地质资料数量庞大,使用率高,很多原始地质资料已经模糊、破损严重,必须进行抢救性修复。目前基层资料室资料管理人员较少,资料大部分是手工管理,工作繁琐、效率低下,与快速的经济发展格格不入。
1.2 原始地质资料利用现状
目前原始地质资料的服务利用也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①原始地质资料保管在基层地勘单位,大多数为手工管理,不能通过现代化手段向社会提供资料信息;②有些单位因资料涉及其利益,不愿提供利用,更不愿向国家汇交;③单位地处偏远,利用极不方便。基层单位保管的原始地质资料基本上限于本单位的人员使用,利用效率低,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④多数基层地质资料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原始地质资料的卷内目录登记不规范。有的单位仅给资料一个案卷号,案卷内的文件既不分类也不排序,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和便捷服务。
文件目录是管理、检索卷内文件的工具,规范登记目录才能为利用者提供有效检索,为资料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尤其是出现电子文件以来,不知如何进行正确登记。根据规定,电子文件应以能独立使用的文件设立为一个文件,建立文件夹。据我们调查,有些基层资料室对电子文件只登记载体数量,比如光盘多数片,没有揭示其文件信息,不能有效提供信息检索。
2 原始地质资料的管理与利用的探讨
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要求,国家规定需要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要汇交复制件,其他的原始地质资料要汇交细目。国家规定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无疑是指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原始地质资料。这些原始地质资料可利用性较高,汇交到全国及省(区、市)地质资料馆可大大提高其利用程度。目前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并未真正实施,但是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是必然的,基层地勘单位和全国地质资料馆、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要提前做好汇交及接收的准备工作。不需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要汇交细目,是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要求。原始地质资料细目的汇交可暂时缓解当前原始地质资料信息匮乏的现状。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需要马上动手建立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把原始地质资料的目录信息利用现代化网络向社会广泛发布,提高社会对原始地质资料信息的认知,拓宽服务范围,发挥社会力量挖掘其重要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原始地质资料的使用如何兼顾形成单位的利益,也是原始地质资料使用中的大问题。大部分原始地质资料是国家投资所形成的,所有权归国家,应按国家规定向社会提供利用。但是,目前牵扯到地勘单位的利益,也是需要顾及的。根据目前情况,国家地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保护原始地质资料形成单位的利益。
原始地质资料目前的管理处于新旧规则的交替阶段,根据新的《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原始地质资料的文件分类及电子文件的登记与旧《规则》有很大变化。在旧规则下管理的原始地质资料数量大,完全按新《规则》重新整理困难较多。笔者认为,可进行两条线管理。新的原始地质资料按新《规则》整理保管,旧资料仍可按旧《规则》管理。所以在设计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时,设计有文件号及原文件号。在著录时,一律按新《规则》进行著录,对按旧《规则》管理的原始地质资料要标注原件号。
今后的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应该是两级管理,①国家及省(区、市)地质资料馆保存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依照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②部委托基层地勘单位代为保管其余的原始地质资料。
对触及资料形成单位合法利益的,按原始地质资料的投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全国及省(区、市)地质资料馆可代收取原始地质资料使用费,然后返还给资料形成单位。对于非国家投资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如何使用,资料主管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只有这样,资料形成单位才会积极汇交原始地质资料或原始地质资料细目。
对于基层地勘单位,应解决资金改善原始地质资料的保管条件和管理手段。增加必需的现代化设备,培训专业人员,规范原始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
要尽快建立全国原始地质资料目录库,有效提高原始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目前,原始地质资料目录库建设已经开始,正在测试阶段,下一步就是推广使用。原始地质资料目录建库是人员、资金投入较大的项目,地质资料主管部门应做好人员培训、资金来源的准备工作。
对破损的原始地质资料要进行修复,对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要进行图文数字化。
总之,目前原始地质资料在管理和服务利用上差强人意。管理好、利用好原始地质资料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大事,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制定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利用的政策法规,让沉寂的宝藏重新焕发其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2
国土资源厅.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