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正确的程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的试剂是碘液.
(3)CO2使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过程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4)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的大小,用NaOH作为被运输的物质分子,用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NaOH扩散的体积或被染成红色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Ⅱ(1)由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因此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①细胞中具有形成的细胞核,应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一后期图;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属于减一前期图;图④细胞中已经形成四个子细胞,说明减数分裂结束;图⑤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属于减二后期图,此时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消失为0.
故答案为:
Ⅰ(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碘液
(3)由蓝变绿再变黄
(4)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NaOH扩散的体积或被染成红色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
Ⅱ(1)形态、数目和位置(至少答两项)
(2)分离 联会(或两两配对) 0 ③②⑤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