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锡器又称“点铜”
在我国近代史上,道口镇的锡器手工制造业在国内影响比较大。近300年来,制作道口锡器的工匠除了一部分本地锡器艺人外,大多是邻近的长垣县人及外省人。他们以道口镇为根据地,有的经营店铺,有的挑着担子游走四方,使道口锡器声名远扬。在过去的地理教科书中,道口锡器曾被列为河南省名贵特产之一,在早年的《中国地图册》中也被列为“著名传统产品”。如今,随手翻看现在出版的中国地图册的河南部分,却已不再有关于道口锡器的介绍。
滑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新杰对记者说,道口锡器,又名“点铜”,源于清,是道口传统的手工业名牌产品。据传,清朝乾隆年间,山西省洪洞县一位姓刘的老艺人来到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生意日盛。为进一步扩大营业规模,他便收徒传艺,先是传给了同乡人杨某、曹某和李某,继而传给道口人马老体、张尚义,最后又传给道口人李祥琛、李发彦、李宝春、张万同、张天才、杜天荣和齐成名等。这些徒弟学成后,或留原店当技师,或另开新店营业,当时的道口镇北街和南街(即现在的顺北街和顺南街)因此非常繁华。随着道口锡器店日益增多,制作道口锡器的艺人也约定俗成:凡是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均要在锡器上打上“点铜”二字。
为何打上“点铜”二字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道口镇工人巷,找到了当年在县五金厂当管理员的王秀峰。
“道口锡器在当时比道口烧鸡还有名气呢!”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现年59岁的王秀峰很是感慨。他从屋中取出两件锡壶,指着镶嵌在壶嘴上的一点铜说,这或许就是在七成锡以上的道口锡器上打上“点铜”二字的原因吧。他接着说,据那些在县五金厂工作过的老艺人讲,道口锡器的制作是很讲究的,锡器主要以广锡为原料,但它并不纯粹是锡,还掺有一定比例的铅和铜。
古朴大方,明亮如银……《滑台春秋》中这样记述:道口锡器制作精巧玲珑、美观耐用……使用日久,声仍洪亮如铜……1933的《河南政治月刊》三卷八期的《豫北道上》一文中也说:“最地道而又最为远近知名的道口锡器,以官秤论价,有花的每斤一元六角,无花的每斤一元四角六分,凡来道口的游人,吃烧鸡,买锡器,殆多不肯交臂失之。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为外出馈送之资。”道口制作锡器的艺人、已经去世20多年的杜天荣在世时曾说:“清朝宣统皇帝南巡时,路过淇县,道口锡器被购买一空,就连锡器店正在烧水的茶壶也未能剩下,有的官员还将特购的道口锡器献给皇上。”
关于道口锡器,在当地百姓中还流传着一些故事。据说,宣统皇帝南巡路过淇县时,晚上住在县里。当天晚上,有一个小名叫不二的小贩,常年在外经商,这天回到家乡,遇到了很长时间未见面的几个朋友,就和朋友多喝了几杯。不二半夜回家时,惊动了街上的一条疯狗,疯狗的叫声引起了周围群狗的狂叫,狗叫声惊吓了住在附近驿站里、跟随皇帝巡游的一名爱妃,这名妃子因此卧床不起。宣统皇帝大怒,当地官员在皇帝面前保证,一定要捉拿有关人等问罪。和不二喝酒的几个朋友得到消息后纷纷外逃,不二的家人也急忙劝他逃走。但不二怕自己的妻儿受到牵连,坚决不肯逃跑。兵卒抓走了不二,家人很担心他的安危,就通过贿赂皇上身边的官员,将包括粉盒、刨花缸、花瓶在内的一套道口锡器献给皇上,希望以此减免不二的罪行。当宣统皇帝看着这套外表呈灰黑色的器物发怔时,只见不二的家人不慌不忙,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白布,在这套器物上来回擦拭。不多时,只见几件器物现出了明亮的光泽,而且器物制作精巧雅致,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清香。宣统皇帝大喜,把锡器赐给了爱妃,那位爱妃见了锡器也是爱不释手。宣统皇帝大悦,免去了不二的罪行。
锡器文化的守望者
就像酒文化和茶文化一样,在道口镇,正逐渐形成一种锡器文化,有一部分人已开始对锡器文化进行研究,对锡器制品进行收藏,年轻的尚勋策便是其中之一。
尚勋策今年34岁,是滑县广播电视局的一名职工,也是一位古玩收藏家。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方面,尚勋策一直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道口锡器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并率先建立了家庭锡器收藏馆,在当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认为道口锡器是我国地方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酒文化、茶文化一样,锡器文化正成为是新时期的一种文化形式。走进位于道口镇教育路的尚勋策家,记者见其收藏的道口锡器种类颇为丰富,有茶器(茶壶、茶碗、茶盘)、酒器(酒壶、酒盅)、祭器(香炉、烛台)、生活用具(灯、碗、调羹)、装饰品(花瓶、刨花缸)等,数量有百余件。这些锡器有的刻花,有的无花;有的錾花,有的嵌铜,制作十分精巧。由于年代久远,这些锡器虽然失去了当年的光泽,但它们的造型却十分端庄古朴,制作也十分精巧雅致。
“不同的锡器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谈起锡器文化,尚勋策总是滔滔不绝。他说,中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殷商青铜文化,所谓青铜乃是以铜为主的铜锡合金。通常所说的商周青铜器,其成分就是铜锡合金、铜铅合金和铜、铅、锡合金,青铜文化实质上也就是铜锡文化。可以说,道口锡器文化是殷商文化的延伸与发展。由于出产在豫北,所以道口锡器的造型有着中原的风格,与南方锡器相比稍欠精巧,但却体现出了北方器物的敦实与厚重。道口锡器艺人也曾加工制作过南方样式及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格的器物,特别是清末民初,道口锡器艺人研究东南西北、古今中外的器物款式,对锡器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值得一提的是,道口锡器店的名称也别具人文情趣,如兴盛店有着兴旺发达、盛世和平的祝福;义聚店则突出道义情义、人聚财聚的生财之道……
为宣传道口锡器手工业的历史发展成就,2005年,尚勋策个人制作了《中国锡器工艺造型欣赏》扑克牌,这副扑克牌集知识性、观赏性、纪念性、娱乐性于一体,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监制,是目前唯一一副河南省名贵土特产题材的扑克牌,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收藏价值。
记者随意从一副《中国锡器工艺造型欣赏》扑克牌中抽出一张黑桃7,只见牌面上是道口锡器“嵌铜墨盒”的图案,图案下印有对“嵌铜墨盒”的注解:墨盒在小学生中使用量最大,尤其是在墨汁被广泛使用、毛笔字还是小学生必修课的近代中国社会。同时期黄铜、红铜墨盒较多,白铜(俗称德国银)墨盒以及嵌铜锡墨盒相对较少。
让世人惊叹的焊接技术
道口曾是商埠码头,有“小天津”之称。上个世纪初期,这里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有粮行、花行、煤场、银行、百杂店、澡堂、饭铺、茶馆、酒店、酱菜铺、糕点铺、烧鸡铺、锡器店等,经商人数多达万人,大的商号近百处,小的店铺遍布大街小巷。这些商贾为道口的锡器业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加上当时锡器制作高手世代传承,道口锡器的制作技术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尚勋策说,道口锡器采用高纯度精锡,经过严格的配料、熔化、压片、裁料、造型、捶打、刮光、焊接、擦亮、錾花、雕刻、嵌铜装饰等十数道工序细心制作而成,它是我国民间手工业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传道口锡器制作的核心技艺是用料配方比例、焊接工艺和熔炼冷却处理,以及切削捶打技巧的综合掌握和运用。记者在他的家庭式锡器收藏馆里看到过一把酒壶,酒壶壶身与壶嘴连接处从外面看不见焊接的痕迹,拿到阳光下用眼往壶里看,也看不到焊接的痕迹。前几年,尚勋策曾购买过一把锡壶,壶身与壶嘴是分成两部分焊接在一起的,从壶外看不见焊接的痕迹,只是用一个手指头伸到壶嘴里面仔细摸,才能摸到很细很细的一条焊接缝。但是,当时制作锡器的艺人是怎么从壶嘴里面焊接的,至今谁也弄不明白了。
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有一个外国商人听说道口锡器的焊接技术很高,有点不相信,就专门从北京跑到道口镇来,买了一把锡壶。他看到壶身与壶嘴没有一点焊接的痕迹,就认为二者应该不是焊接在一起的,可能锡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为解开心中的疑问,他就想用锤子把壶嘴从壶身上砸掉。可他花了不少力气,却怎么也不能把整个壶嘴砸下来,最后只是砸掉了焊接处极小的一部分壶嘴。当他弄明白壶嘴与壶身并不是一个整体时,对道口锡器的焊接技术惊叹不已:“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道口镇政府西侧的一条街道上,经营物流公司的胡姓老板告诉记者,前几年有一名外国人从他手里购买过一把锡壶,那件锡壶很精美,无一处焊接的痕迹,可谓天衣无缝。当时他手上有4件锡器,一件给了弟弟,剩下两把锡壶和一把锡酒壶。那名外国人不知怎么得知他手上有锡器,就不断来“骚扰”他。后来,他就以百余元的低价把锡壶卖给了那名外国人。“我的那几件锡器都是当年县五金厂的锡器艺人杜天荣制作的,杜先生的制作手艺很不错。”谈起杜天荣的过去,胡老板说:“听说杜先生早年曾在南街开办了锡器店,成为道口镇独一无二的个体户,但那个店现在早已不存在了。”问及杜天荣的家人现在何处,胡老板说不清楚,只听说杜天荣有一个女儿曾学习过道口锡器的制作技术。
锡器传说与风光不再的五金厂
在道口镇贸易路和大集街的十字街口处,记者向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了解道口锡器的有关情况,道口镇政府的同志说,这里距离1967年县里开办的五金厂不远。
记者问老人们现在镇里还有没有制作锡器的门店,他们都连连摇头,说当年的锡匠、铁匠都不在了。老人们至今还记得流传下来的那些关于锡器的故事。他们说,由于道口锡器闻名于世,1915年(一说1914年),道口锡器曾与当时的贵州茅台酒一起作为中国的珍贵特产,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即现在所说的世博会。当时的博览会由巴拿马主办,主要展出艺术作品和传统手工制品,同时也展示科学成果和新工业技术,是享有“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奥林匹克”美誉的盛会。展览会上,道口锡器中的兴恒牺形辛彝锡水碗、子贽父癸锡水碗、季副锡水碗等深受各国客商的青睐。这些道口锡器不仅制作工艺高超,而且在造型设计上融合了东方的艺术审美理念,在旧金山轰动一时,荣获了博览会金奖。有一对美国夫妇对道口锡器爱不释手,当场订购了20多套道口锡器。此后的几天里,夫妇二人每天都到中国的展览摊位前转转,逢人便说道口锡器好。
陪同记者采访的滑县县委宣传部的丁中飞说,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掠夺中国的原材料。在洋货充斥国内市场的情况下,道口锡器能够凭借自身的魅力远渡重洋,在当时确实是民族手工业的骄傲。
那时艺人们制作的道口锡器质地坚固,不易破碎,泡茶增香,盛酒味纯。在民国时期,有一次,从南方来的一名李姓茶叶商人听说道口锡器中的茶具有在泡茶时增加茶叶香味的说法,怎么也不相信。他专门找出一些过期的散茶,投入买来的一把道口锡壶中。片刻,一股浓郁的茶香从锡壶中飘出。接着,他又换了壶水,取出一把发霉的茶叶投入壶中。稍后,一股清香传来。再试,还是如此。精明的李姓商人意识到遇上了商机,他把经营的茶摊低价转让出去,购买了数百套道口锡器,通过小镇西侧的卫河水运码头发往新乡,又转运到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等地,大大赚了一笔。据说,后来这名李姓商人不但在道口镇建造了住宅,还在香港购置了房产。上个世纪末,李姓商人的后代曾从香港来到道口镇,寻找李姓商人当年的住宅。因年代久远,他们寻觅了几天,也没有找到李姓商人当年住过的房屋。
20世纪30年代,道口镇有名的锡器店有20多家,有同泰、义聚、聚盛、义盛、万聚、合聚、合记、聚盛和、仲记、广兴隆、祥盛、裕盛、兴盛、广盛、松盛、兴盛公、义兴、卫郡、万盛隆、聚盛兴、宫南居等,其中的店铺又有新号与老号之分,制作工匠数百人,年产锡器达到10万公斤,制锡业盛况空前。仅镇上的北街就有锡器店9家,艺人有130余人。在北街,当时规模较大的锡器店有“聚盛锡店”、“兴盛锡店”和“同兴锡店”等,大的锡器店年产锡器约2500公斤,小的锡器店年产量也达到了1500公斤,国内其他城镇的锡器制作的工艺和产量均无法与之比肩。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道口锡器却没有像当年同获殊荣的茅台酒一样流传久远。卫河断流、航道中断,日军侵华,天灾人祸等都使道口锡器的规模化生产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后,道口锡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1953年,道口镇几家锡器店组成合作组,走上了合作生产的道路。1956年,道口锡器艺人与道口的金、银、铜、铁几种传统手工业者成立了合作社。1957年,李祥琛代表道口锡器艺人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美术代表大会,受到了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67年,道口锡器的生产归入县五金厂后,又开始兴旺发达,每年都为省外贸局、广州宾馆等一些单位制作近3000公斤锡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锡器日用品逐渐被淘汰,加上锡器制品年久会发黑,外观上不美观,不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保存的兴趣,现在能够保留下来的道口锡器制品已不多见。
如今,县五金厂的旧址还在大集街的一侧,临街的几间旧厂房门前,矗立着白铁门市部的招牌。开这家门市部的人是53岁的李保印和他的妻子。谈起县五金厂过去的事,李保印至今仍是津津乐道。道口锡器那时确实很风光,李祥琛和杜天荣等都是道口锡器制作的技师,县五金厂有很多工人在他们的指导下制作过锡器,但是现在,几个老技师都已经不在了。
“点铜”渐成“绝唱”
漫步在道口镇街头,很难再寻觅到道口锡器的门店了,记者一行只能通过询问当地群众的方法,去寻找当年锡器门店的旧址。
20世纪50年代以前,卫河水运“上通百泉,下达天津”,道口镇作为卫河上的码头,镇上濒河的南、北二街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道口镇最热闹繁华的商业街道。街道两旁多为传统的木质结构两层楼,用青瓦覆顶。门面房大小不等,没有前廊。开间2.8米,进深4米左右,二层住人,开方格窗。北街较短,路东有多座中西合璧样式的商业门面房十分显眼,当年的9家锡器店就处在其中。如今,行走在这条昔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古街道上,望着两旁已变得破旧不堪的黑漆门面和落日余晖中老人悠闲下棋的情景,联想起这里当年的热闹与繁华,记者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
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万山林对记者说,日军侵华期间,有大批商户南下逃难,道口锡器等产业曾一度崩溃,但还有零星生产。听说日军来到道口镇到处烧杀抢掠,却没有抢走一件道口锡器。这是因为当时道口锡器产量减少,加上日军也不知道道口锡器的价值所致。传说,有一个叫小田的鬼子军官无意中曾用过一套锡器酒壶、酒盅。当鬼子队伍向新乡开拔时,小田因嫌这套锡器携带不方便,就丢弃了。中国抗战胜利后,小田被遣送回国。后来,他偶然听说了道口锡器的珍贵,叹息不已。
采访中,记者无意中获悉,还有一位老艺人仍在制作锡器。记者一路寻找过去,可惜在脚力市街的一座小院子里,老艺人居住的房屋房门紧锁。门前的小树旁,一个曾用来盛放制作锡器工具的木箱已很破旧。
记者一行在胡同里拦住了一位正要外出的大嫂,询问老艺人的情况。
“哦,你们是找老薛吧。”那位大嫂热情地介绍,老艺人名叫薛义修,现在每年还在不停地制作出一件件锡器,可那是皮锡器活儿。皮锡器是当地人过去对锡器艺人制作锡器技术的一种说法,行话是指制作锡器的技术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制作的锡器也达不到志书中所记载的“点铜”锡器的品质。据那位大嫂讲,老薛劳累了半个世纪,也没有得到道口锡器制作技术的真传。他今年有60多岁,年轻时从长垣县乡下来到道口镇给老锡器艺人做帮工,想学习道口锡器的制作技术。但是,因为道口锡器制造业的没落,一直没有学成。后来,他就留在道口镇做些小生意来养家糊口,平时也揽些制作锡器的活儿。虽然没有得到真传,但他制作的一些锡器却也颇具大家风范。老薛常年租住在一间很小很旧的房屋内,仍然孜孜不倦地钻研道口锡器的制作技术,可以说,他是目前镇上最后一位在大街上摆地摊制作锡器的外来打工者。老薛每天在道口镇卫河桥东附近做锡器活儿,打一把锡酒壶只收15元的费用。也许一段时间过后,他这个皮锡器艺人也不在了,道口锡器传统技艺将由此终结。
记者准备结束采访时,却有了道口锡器艺人杜天荣的家人的消息,他们就居住在道口镇教育路的一条斜街上。在一座外墙上镶了白瓷砖的院落里,记者见到了已经83岁的杜天荣之妻丁素云。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
丁素云告诉记者,杜天荣原是滑县老店乡人,16岁时,在道口镇大集街跟随山西的技师学习锡器制作技术,终有所成。解放后,杜天荣多次参加过在安阳举办的一些技术交流会。她和杜天荣共有子女6人,儿子杜喜民从小学到初中,在学校学习很好,却对锡器制作的手工活儿不感兴趣,姊妹几个只有小女儿杜喜爱曾跟着杜天荣学习了道口锡器的制作技术,现在杜喜爱在濮阳生活,也已经不再制作道口锡器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注定了道口锡器手工业的衰落,锡器用品正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普通的锡器也正不断被人们抛弃。道口锡器已经成了“绝唱”,而留在丁素云老人记忆里的制作锡器的工具,也已经很难寻觅。正因如此,道口锡器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现在的锡器价格远非当年可比,据说,前不久镇上有一位锡器爱好者曾拍卖了一件很一般的道口锡器,结果卖了几千元。如今想来,古老精致的道口锡器如果被有心人收藏,也是一件泽被后世的幸事。
铜壶点锡,铁壶点铜,所谓点铜就是拿铜焊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