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2、为什么把牛奶倒掉?
跟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理论有大的关系。
一、消费份额
市场上的所有商品就像一块大蛋糕,每一个人都有它对应的消费份额,你的份额就是你的收入。
如果需求不足、商品总量上销售不畅,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有人没有从市场上拿走属于它们的消费份额!为什么没来拿呢?
二、需求沉淀
商品与货币总是同时反方向对流,因此,如果商品不动,肯定是有人群将对应的货币储存了起来,不管这钱现在在什么地方,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没有流动!
因为资本主义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私有制与资本家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占有生产资料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消费资料,占有了就能消费完吗?所以,资本主义永远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每一个生产循环都会产生需求沉淀,积累多了就是危机!
在危机期间,穷人苦熬,富人慢慢将多余的沉淀消费完之后,生产再次恢复;如此往复循环,像发癫痫病一样无穷无尽。
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通货膨胀。
29年危机通常得到比较广泛认可的解释,见于费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认为成因是当时美国的联储局因为缺乏后来成为常识、当时却少有人知的货币政策的知识,在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却急速而大幅地收缩货币供应量,导致严重的通缩爆发,再加上一系列的贸易政策的失误(如美国国会突然通过高额关税法案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其它国家群起效仿作为报复的手段,使国际贸易总额急剧收缩)都无不加剧、恶化了经济衰退,使世界陷入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之中。
另外,Mundell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欧洲各国陷于交战,只有美国独善于外,于是欧洲各国都向美国购买物品,以致大量黄金从欧洲流入美国,造成了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大增,形成表面是繁荣、实质是含有通胀水分的、在历史上被形容为“咆哮的二十年代”。后来一战结束,欧洲国家的经济回复相对平稳的发展,再加上英国不愿意失去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意无意控制从美国的进口,导致黄金又再大量地从美国回流欧洲,于是造成了另一个极端——货币供应量大减,后果当然就是严重的通缩。
牛奶被倒掉就是因为严重的通缩导致,因为牛奶的需求量就那么多,有个名词叫需求弹性小,这么一来降价增加的销售收益弥补不了降价的损失。也就是说贱卖的话太亏;相反如果倒掉牛奶,由于供求关系,牛奶会涨价,这样卖掉剩余的牛奶可以更好的弥补奶商的损失。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