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荷兰在17世纪成就商业帝国的因素

2025-04-14 19:39: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荷兰在17世纪成就商业帝国的因素

几乎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荷兰人,靠什么在17世纪创造了一个遍布全世界的商业帝国,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创立并严格遵循商业规则。

从阿姆斯特丹的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不难看出荷兰人对商业规则的创意是多么高明!从渔民的渔船到贸易的商船,荷兰人能够迅速从商机中摆脱原来赖以生存的捕鱼而看到财富不是靠劳动积累而是要靠贸易往来。荷兰人灵活的头脑和专心经商贸易的心态是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为数不多的。为了争夺土地、王权,欧洲的大陆烽火狼烟,而荷兰人正在埋头聚集财富。荷兰人聚集财富的方式和西班牙葡萄牙的完全依靠船队进行殖民掠夺不同,而是更多的利用船队进行贸易获得。当然荷兰早期的殖民掠夺也是很多,那只是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后的事情。

一个国家以自己的权利入股一个公司,这一点在我们东方的皇权政治绵延2000年中,是多么令人惊诧!令人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真实的荷兰人 ,现实而又精明的荷兰人。当荷兰市政厅的女仆都拥有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时,我们的苟延残喘大明帝国还在和满洲的八旗军激战正酣。

荷兰这样一个国家当时的政权非常松散,政权完全是为商人阶层服务,商人为代表的中产阶级构成了城市的主体,而如今我们的国家也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千百年来,我们泱泱大国重农轻商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国内的贸易都极为萧条,加上明清的闭关锁国,使得延续至今我们的社会主体仍是农民。

荷兰的小国大业给我们的启示是商业规则的制定创新和遵守非常重要!荷兰的制度创新是其崛起的重要因素。

现代公司制度的创新是荷兰对世界的历史贡献。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1799年解散,以海外贸易为主业,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家发行股票的跨国公司,创立的原始动力是为了避免海外贸易中的恶性竞争,也是为了规避风险和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海上贸易。1602年成立时,公司的初始资本是642.46万荷兰盾,由六个省市的商会组成,各个商会又由单个股东组成。到1699年,它已是全球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雇佣兵。
  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功, 在于政府给予的充分自主权和强力支持,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是荷兰的代表,具有海外贸易、投资、经营的垄断权,政府不仅不去干预它,相反,它还可以代表国家去宣战、打仗、开发和经营殖民地、修筑城堡、铸币、议和、签订条约。姑且不论海外扩张和海外殖民地的不道德性,正由于东印度公司的成功运作,荷兰成为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第一强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堪称现代公司治理和组织制度的创立者。它有一个董事会,可是由于人员较多,所以公司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委员会手中。委员会人员的构成与股份构成相对应,任何一个商会都没有绝对控制权,但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权力还是控制在阿姆斯特丹商会手中。每个商会监督并装备自己城市被允许派出的商船,而各商会允许派出的商船是根据其股份总额分配的。这些制度安排可以协调不同股东的利益,保障了公司运行的稳定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了另一项制度创新,即发行股票,扩大资本额,分散风险。荷兰东印度公司合理的治理结构,保障了股民的利益。其鼎盛时期,股息高达40%。

我看了《小国大业》后感觉严守信用也是荷兰航运业的另一基础,荷兰船长威廉巴伦支的商船在北冰洋严寒中遭遇不测困守半年,付出牺牲多个船员的代价,仍没有动承运人的任何货物,并在冰雪融化时返航将货物送达,恪守信用的船队赢得的不仅仅是声誉,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巴伦支海以这位荷兰船长的名字命名。  
   再就是荷兰使团拜见清朝顺治皇帝时,以商业利益为重,而不在乎什么过分的不平等的叩拜礼节也让人的觉得荷兰人就是商业民族。什么可杀不可辱的例子在我们国家已经被树为高风亮节的典范数不胜数,但是为了心理安慰的礼节放弃经济利益的行为的价值观在商品经济时代是否应该中重新审视呢?

荷兰的海上马车夫的辉煌时代虽然早已经过去了多个世纪,但是荷兰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在欧洲仍然是名列前茅。发达的航运、优良的农牧业、良好的社会治安等等都是欧洲的典范。在中国是当今世界正在崛起的大国,大国的崛起必须汲取每一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包括小国的历史故事,因为小国的故事往往最为精彩和浓烈,最令人深思。荷兰人的身上,无论他们的过去和现在,都值得我们国家认真的反思和学习。

回答2:

17世纪中叶的荷兰,在全球性的商业贸易中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