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和明清以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

2024-11-20 09:34: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与日本、美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当中中国与日本外贸发展尤为突出。从2001至2006年,中日外贸总额比重由11.8%升至17.5%,同期日美贸易比重则由24.5%降至17.2%。2007年中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达2366.4亿美元,首次超过对美贸易额,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正是由于中日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因而日本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贸易伙伴。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同比下降28%,降幅大大超过中欧、中美的贸易总值。这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忧虑,认为中日贸易量接近中国外贸总值的1/10,由于中国出口日本商品以服装等日常消费品为主,因此,日本零售业放弃一部分从中国采购,将导致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倒闭。

这种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实际上,近年来,中日贸易的扩大,主要源自国际分工的深化。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国际分工的深化,一般商品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在中国生产的成品、半成品、零部件返销日本。随着日本经济衰退,日本企业和个人对于中国商品购买愿望将减少,使得中国对日出口可能进一步下滑。

因此,我们不能低估日本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正是在“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下,到公元4至5世纪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第1页)。汉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大批汉人从朝鲜移民(包括岛津家的第一代祖弓月君)日本,雄略天皇(457-479年)时期,在日本的大陆移民达18000人之多。他们是大陆文化的传播者。3世纪末,百济博士王仁把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传至日本。5世纪,日本贵族已经能够较好的运用汉字了。继体天皇7年(513年),建立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百济定期向日本派遣谙熟儒家典籍的汉学家,以后又增加医博士、历博士、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到圣德太子时代(593-621年),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以后,日本进一步大力汲取中国文化。自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船,随行的有许多留学生和求法其中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是日本留学生最杰出的代表。吉备真备在唐留学17年,回国后在太学教授中国律令、典章制度,官至右大臣。阿倍仲麻吕19岁入唐留学,改名晁衡,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73岁殁于中国。他精通汉学,尤其擅长诗文,与大诗人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交往甚密。753年,阿倍仲麻吕回国,讹传他在途中遇难。李白闻之,悲痛不已,作诗哭悼: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中李白将阿倍仲麻吕比作明月,明月沉大海,人间顿失光明,天地无辉,人哭天愁,风恸云哀。可见阿倍仲麻吕在李白心目中的地位了。

与日本大批留学生来中国的同时,也有不少中国学者、高僧到日本去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了贡献。8世纪中叶,年逾花甲、双目失明的中国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经过许多周折,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他不仅带去了佛教各宗经典和汉学文化知识,还创立律宗佛教,为日本文化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人民对鉴真的贡献给与极高的评价:“禅光耀百倍,戒月照千乡”。

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成为“万叶假名”。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8世纪,留学生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唐求法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奈良时代(710-789年),日本仿造唐朝教育体制创立了一套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教授、助教,教授中国律令、经学、音韵、文学、书法和算术等科目。由于有了文字和学校,为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出现了天平(729-748年)文化的高潮。

8世纪初,日本先后编成两部历史巨著,一为《古事记》,一为《日本书纪》。前者共三卷,上起神代,下至推古朝,以日本文体为主,杂有汉文,其中歌谣和专有名词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后者三十卷,上自神代,下至持统天皇,采用中国正史体裁,用汉文写成,这是日本最古的两部史书。到平安时代(794-1185年),又先后编成《续日本书籍》、《日本后记》、《文德实录》和《三代实录》等史书,合称《六国史》。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志,如《出云风土记》、《播磨风土记》等。

文学作品著名的有《怀风藻》和《万叶集》,前者为汉诗集,是贵族的文学作品,受六朝风格影响较强;后者是日本诗歌(和歌)全书20卷。8世纪中叶,由著名大诗人大伴家持(718?-785年)编修。知道11世纪才形成现在的体裁。

《万叶集》的作者包括各阶层的人,有贵族、僧侣、农民、士兵和妇女。反映了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平安时代(794-1185年),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这个时代的文化作品体裁丰富多样,有和歌、物语、日记、随笔等等。《古今和歌集》全书20卷,共收集和歌1100首,文笔细腻、技巧纯熟、文字优美。

镰仓以后,武士成为社会栋梁,日本文化以反映新兴武土阶级的思想和生活为主,提倡武士美德,忠君守义,重名轻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有《新古今和歌集》、《保元物语》和《平家物语》等。历史著作有镰仓幕府的行政记录《吾妻镜》。

16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发展和大名领国独立性的加强,文化的世俗性和民众性日益浓厚。这个时期的文艺除了反映大名威武豪华的排场外,主要特点是反映新兴市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气息。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歌舞剧、诗歌以及风俗画等,如连歌、茶道、水墨画等的兴起。佛教传入日本最晚不迟于6世纪初,佛教的因果报应,主张忍耐、顺从、寡欲、善行,是一种文化体,具有丰富而高度的文化内涵,因而佛教传到日本后就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和扶持,迅速发展起来。圣德太子摄政时期(593—621年)积极扶持佛教,在其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号召“笃敬三宝”(三宝:佛、法、僧)并在全国兴建寺院,佛教日益发展。但这个时期的佛教主要在王室和贵族等上层社会流传,属私人信仰。大化改新以后,律令制国家全力吸收中国文化,在历次遣唐使中都有不少的学问僧随行,例如第二次遣使随行学问僧多达20余人,创建日本佛教真言宗(密宗)的弘法大师(空海)和创建天台宗(法华宗)的最澄等高僧都是随遣唐使入唐求法的日僧。为了更好地扶持和奖励佛教,天皇政府将佛教纳入国家事务之中,设立专门的佛教统制机构,任命僧侣首领,规定寺院制度,佛教成为官方宗教。此后,佛教在政府扶持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律令制集权国家解体以后,政治次序失控,封建混战频仍,社会动乱,民众渴望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一些理论通俗、方法简捷、更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派,如真言宗、法华宗、禅宗和净土宗等广泛流传起来。中国禅宗佛教由于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神道教保留许多原始宗教残余,且没有系统的经典和完备的宗教组织,素质低下,因此无力与佛教竞争,长期出于依附的地位。根据“佛主神从”理论,神道教所奉之神被解释为佛或菩萨的化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真言宗把伊势神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说成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江户幕府时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摆脱附属地位而独立发展起来。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现在日本人已经接受的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纽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回答2:

怎么说呢
明朝以前还不好说:
主要是唐朝影响大,
日本人很推崇。
宋朝由于太软蛋。(皇帝都让人抓走俩)
本来日本人不软蛋的。
但是由于当时宋朝的陆地丝绸之路行不通(有异族在那挡着)所以只能在海上搞海上丝绸之路
而陆地丝绸之路的最终受益者是朝鲜。(终点)
而海上则是日本,
也因此日本和宋朝是利益上的伙伴。
和本朝一样。
元朝时期,
日本人不服异族主政中原。
于是公然以小中华自居。
并不服元朝统治者,
于是元朝皇帝很是愤怒,
便率军攻打日本。
但是赶的时间不凑巧,
碰上了台风,
因此接近全军覆没,
据说活着的到日本的宋籍元兵被留在了日本。
而其他籍的士兵大多被屠杀了。
而这场台风后来责被日本人称之为:“神风!”
这就是后来二战日本的神风敢死队名字中的“神风”的由来(而狠毒二战时期的日本高层军官都希望这支敢死队能够像那场台风一般保护日本,可惜,没成。)
而明朝,
初期是非常虚弱的。
据说朱元璋父母是饿死的,
所以极其的痛恨贪官。
很多官员一点钱都不能收。
换句话说,
他认为100两银子能办成的事,
他都不会给你一百零一两银子。
哪怕办这件事止一百两银子。
而当时明朝的情况是,
当官的早上上朝前与家人告别,
晚上就进大牢,
审犯人的县令都会戴着脚镣去审犯人,
国家也是穷的要命,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会有人对朱棣说郑和再下西洋朝廷就受不了了的原因之一。
而万历年间的三大征之一的援朝抗日战争则是算是震了日本人一下的战争。当时很多的日本战国名将在此战争都被明军打得败阵而逃。(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战国名将都去了,只是丰臣帮得人去了。)
而后据说日本收留了不少明末清初逃难到日本的中国人。
网上也有人说日本人瞧不起清朝统治者。
但是个人认为当时的日本都在闭关锁国,
所以,
也没谁瞧不起谁的了。
要不是黑船,
日本人也不会维新,
据说维新派的高山俊作在中国看到西方人胡作非为之后害怕日本也会变成当时的中国。
因此回到日本后才积极地支持维新的。
至于其他,
日本在唐朝时期是完全照搬中国,
宋朝以后是选择性学习中国。
明治维新后则是全盘西化。
后来又见西方人不接受自己。
(当时和其他七国争夺中国领土,在和俄罗斯帝国手中夺得了东北之后,其他6国希望日本赶快离开中国,给日本些钱。让日本回去。(还有一说是让日本花钱从俄罗斯手里买东北领土。)日本人一见西方人不接受自己,于是开始了法西斯之路了。而后,二战就开始了。)

回答3:

唐朝时传入教育、科技、政治、经济等,但后来元朝打日本 ,两国决裂,日本又处于战国,在明朝时大量日本海盗(倭寇)进犯中国,关白丰臣秀吉有出兵朝鲜,企图统一亚洲,被中国朝鲜名将李如松、麻贵、李舜臣等打败,回国后将领内战,之后日本闭国,清朝末期日本明治维新,学习欧美,科技大超中国。
清朝末期、新中国时日本的一些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传入中国,中国一直引用,有的一直运用到现今。

回答4:

嗯这个吗~问题也不能这么问 日本在元朝时已经不再学习中国了~ 所以问题应该这样问“元朝以前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和元明清以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元朝前日本学习中国的政体、贸易、科学等,日本又将学习到的知识不断创新,是这些技术远远超过中国,慢慢的日本发现中国的这些技术已无法满足日本发展的需求,于是就开始学习欧美,有奖欧美的技术不断创新,使本国有了一些新的技术,日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元朝时日本和中国几乎没有多大联系,明朝是日本就开始出兵攻打中国,清朝、民国时日本的一些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传入中国,中国一直引用,有的一直运用到现今。

回答5:

明朝以前日本作为中国的一个小弟,可谓受到中国的“保护”,年年交纳跟保护费性质的岁贡,这个民族有时如此的好强,自明治维新后一步步
走向强大,最后竟然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