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邮 官名。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掌监属官。汉时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亦废。
《汉书.文帝纪》:“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说,都吏今督邮是也。”《后汉书.卓茂传》:“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李贤注:“《汉书》《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编辑本段]三国人物:督邮
张飞的故事以两个字为中心:一个是“酒”,另一个字是“鞭”。在电视剧中,最先受“鞭”打的就是这个“督邮”了。
在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曾经登场过一位督邮大人(大概算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督邮了),前往刘备担任县尉的安喜县巡察。不过此公由于贪图贿赂,而刘备又不打算向他行贿,于是怀恨在心,想要陷害刘备,刚好被张飞张三爷发现,于是此公便被性如烈火的张飞狠狠抽了一顿,也算为刘备出了一口恶气。(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在相声泰斗侯宝林先生的相声《批三国》当中,提到了三国中的“三不明”:有姓无名、有名无姓、无名无姓。其中的这个“无名无姓”而又荣登演义回目中的人,就是这位督邮大人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位督邮大人在史书上似乎也留下了踪迹,不仅仅是一个虚构人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安迪注:这家伙出现了……)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安迪注:比演义里还狠……),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裴注引《典略》:“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根据以上史料的记载,我们发现历史上的刘皇叔也是个狠角儿,下手一点不比演义里张三爷轻。而在演义中,罗贯中特意把“刘备杖督邮”改成了“张飞鞭督邮”,大概是因为历史上刘备的行为多少有点“反对汉朝”的意思吧……
顺便八卦一下:大家再仔细看看《典略》里的这段文字。熟读演义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这段文字和演义第二回的文字何其相似乃尔!老罗能把这么枯燥无味的史料变化成人人爱读的小说,也算是用心良苦。
官名。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
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掌监属官。汉时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亦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