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分类改革给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带来哪些利好

2025-03-29 10:37: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您好,中政教育为您解答:
1、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破除自身发展瓶颈。
长期以来,在事业单位做技术骨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人才流入公务员群体,在充实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岗位的同时带去一些懂技术、接地气的实干者,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
事业人员参公管理后如能实现原有专业技术职务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级别的挂钩,工资待遇有了更稳固的保障,对于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专业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多了干成事的决心和勇气。
3、有利于理顺公务员管理体制,破除因身份界限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在《公务员法》颁布之前,中国公务员管理一直采取的是“大一统”模式,没有什么类别划分。从事综合管理、政策研究等工作的机关人员与在一线执法和辅助服务的政府部门人员混同招录、选拔、培养和使用。经过多年试点和经验总结,两个规定千呼万唤始出来,这对公务员序列(含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是个利好,毕竟综合管理岗位中的领导职数总是少数,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仍可以依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而作为和公务员们做着同样工作的普通事业单位人员能否以两个规定为契机,通过参公过渡的方式实现与公务员队伍的“看齐”,从根本上消除因公务员编制紧缺带来的各种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