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文天祥身上学到了爱国600字作文

2024-11-16 09:46: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文天祥是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英雄,他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祖国,值得我们敬佩他的爱国事迹很多,下面我就讲几个给你们听听吧!
有一次,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部崩溃,文天祥立即那家资来充军资,又组建了一支十万余的义军,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抵挡不住,这场仗被元军打败了。次年正月,元军攻打来了,朝廷里的人都逃跑了,只有文天祥在朝廷里,皇帝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但是文天祥一到元军的大营里,就被他们捉住了。可是,文天祥不屈服,伯颜只好把他押到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到达了福州。由于文天祥一心为国家好,得罪了很多人,他遭人陷害,被处死了。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回忆了文天祥的故事,我心潮澎湃,深深地被震撼了:文天祥被关在牢里,可是恶劣的环境只能摧残他的肉体,却不能摧垮他爱国的坚定信念。在心狠手辣的敌人面前,他英勇不屈;在堆积如山的金钱面前,他始终不为其所动,真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宁可为祖国牺牲生命,他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表白、用自己的铁骨向世人证明、用自己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宁可亡己不可亡国,国家不会亡!
英雄文天祥虽然永远地走了,但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的一颗爱国心永远照耀在祖国大地,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我要时刻铭记着生我养我的祖国!我会永远像爱母亲一样爱我的祖国!

回答2:

还记得我的母校——府学胡同小学,每逢集会解散时必要播放《正气歌》,那歌声回荡在古老的校园里,字字句句都透着一种奇特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感.还记得文天祥祠恰好坐落在学校旁边,小时的我看到那里的绿树和几间茅屋般的纪念堂,心底就会被一种陌生感反复搅乱.
汉族是一个崇拜英雄,注重民族气节的民族,但无情的岁月冲淡了我们的这种执著情感.比起苏武、张骞,我总隐约地觉得文天祥并不那么的血肉丰满,这位在精神上以一己之力独挡几十万元军铁流的书生似乎只以一个身影在历史的拐角处闪现.我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理解这个汉民族的英雄呢?
文天祥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热情,一心为国,尽自己所能仗义执言、冒死进谏,后到地方上工作时,他体恤黎民,虽无惊人之举亦无半毫闪失.的的确确,他尽自己所能,发挥出了自己的才干和本领.而后,他组织义军,失败被俘最后慷慨就义.我迄今仍无法想象那惊人的壮举——一介文弱书生是如何英勇地作战和就义的,他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是足以让一个民族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断研究和学习的.我想,支撑着他的,定是那卓然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情感像一团小小的火焰,在他的胸中燃烧着,以生命和灵魂为燃料,放出夺目的光华,热量.
文天祥也是一个奇特的文人,他留下的诗稿并不多,而其中却不乏《过零丁洋》这样的传世之作.每一个字仿佛都凝结着文天祥的血与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透过囚牢的厚墙,看到了自己无法逃避的命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也决心用死亡来换取伟大的民族气节.在“留取丹心照汗青”七个字中,我看到了一种大无畏的气势.这种誓言中所包含的那种情结——这绝不是对个人或对王权的愚忠,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泱泱汉民族最深沉的爱,一种崇高的情怀和敬意.
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了一个背影,一个高瘦而清矍的背影,一个须发长长,傲然矗立的背影.我想,只有这才是知识分子的写照,一个爱国斗士的写照,一个不屈的灵魂的写照.一想到他在元大都的牢房中作下了《正气歌》,身陷囹圄而仍在高声嘲笑自己的敌手,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文天祥的身影是那么高大,他在那一刻才是胜利者.
记得余秋雨先生曾说过,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文天祥的死虽不代表宋的终结,但他可谓是宋朝那可爱的士大夫阶级的最后一个显著代表了.在他之后,南宋再无士大夫.但他并不是一个凄怨的灵魂,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勇敢的灵魂,超越懦弱之后,也超越了死与生的束缚.在我心中,他仿佛就是爱国主义与中国传统文人天然的结合体,他的勇气,智慧乃至一切都来源于他伟大的信仰——对国家的爱.
可不知文天祥的丹心是否还普照着汗青?我相信是的,我相信,他的精神一直都会的.
再次向伟大的爱国者文天祥致以无上的敬意.
就此,罢笔.